2019年12月19日上午,由北京市性健康教育基地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项目中期交流活动——平谷与怀柔课题校专场在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举行。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宋玉珍副处长、心理学院张林瀛书记和师保国副院长到场致辞。宋玉珍副处长从近期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说起,强调了北京市性健康教育基地的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塑造。
本次交流活动分两个会场进行。第一会场由密云教师研究院、怀柔四中、平谷三中、平谷八小、平谷四中、平谷中学、日坛中学实验学校、怀柔二小、怀柔三小、平谷三小、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第一零一中学怀柔分校、怀柔六小、怀柔三中、怀柔一小、朝阳教师研究中心附属小学和望京实验学校等17所项目课题校参加,各校项目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学校的项目情况作了中期汇报,这些课题校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异性交往和情绪调节,心理学院罗峥老师和张玫玫老师、景山学校刘莹老师对项目校的汇报做了研究方法、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详细点评、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第二会场由项目子课题校部分老师进行说课展示:平谷第八小学李东艳老师和张雪梅老师进行了主题为《感受生命、体验母亲》和《男孩女孩》的说课展示,平谷四中的张红梅老师进行题为《正确审视校服的美》的说课展示,怀柔区四中彭金华老师进行了题为《团体沙盘游戏模式下的防欺凌教育》的说课展示、平谷中学张乔怡老师、王晓娟老师分别关于语文学科和心理进行了说课展示《美丽的颜色》、《懵懂的相遇》以及朝阳区教研附小张东杰老师的心理课说课展示《初识心理韧性—开启阳光之旅》。心理学院王岩老师、胡夏老师、项目组专家马玉华老师和东直门中学陈萱老师对此会场的中期汇报和说课进行了详细点评,帮助课题校老师提升课程设计水平、学会更好地将学科课程与性教育内容无缝结合。
北京市性健康教育基地在市教委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这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交流合作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全力为此次活动提供了会务、后勤和专家资源的支持。未来,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不断实践大中小学合作同体的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北京市性健康教育基地的各项工作,为更多远郊区县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性健康教育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服务。